当前位置: 100md首页 > 医学版 > 医学资料 > doc资料 > 皮肤病教案 > 正文
编号:11611251
荨麻疹和药疹.doc
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参见附件(56kb)。

    《皮肤性病学》教案

    课 次第八次课(2学时)教学内容荨麻疹和药疹教学目的掌握荨麻疹的病因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;

    掌握药疹的定义、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种药疹的诊断及防治本课内容

    学习指导重点:荨麻疹的病因、临床表现;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;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

    难点:药疹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、结合临床对应的疾病举例以加深印象自学内容教学时间

    的分配荨麻疹 0.8学时

    药 疹: 1.2学时课后小结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、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,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-风团。荨麻疹的病因复杂,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,是药物通过内服、注射、吸入、灌肠、栓剂使用,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,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,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。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:①抗生素②解热镇痛类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 ④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⑤中药

    荨 麻 疹

    荨麻疹 (urticaria)是由于皮肤、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,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-风团。

    一、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,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。常见的病因如下。

    1.食物 以鱼虾、蟹、蛋类最常见

    2.药物 许多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本病,常见的有青霉素、血清制剂、各种疫苗、痢特灵、磺胺等。

    3.感染 包括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等。

    4.物理因素 如冷、热、日光、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。

    5.动物及植物因素 如昆虫叮咬、荨麻刺激或吸入动物皮屑、羽毛及花粉等。

    6.精神因素 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。

    7.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如风湿热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恶性肿瘤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、代谢障碍、内分泌紊乱等,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原因。

    二、发病机制 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。

    (一)变态反应性 多数为I型变态反应,少数为II型或III型。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为变应原使体内产生IgE抗体,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。

    II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如输血反应,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。当这些患者接受输血后,产生IgA抗体。再输入血液后即形成免疫复合物,激活补体,产生过敏休克性毒素(anaphylatoxin)及各种炎症介质,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。

    II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样损害称荨麻疹性血管炎,属血管炎。

    (二)非变态反应性 是由下列物质进入体内使补体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、激肽等引起。

    1.药物 如阿托品、箭毒、吗啡、奎宁、阿司匹林等

    2.毒素 蛇毒、细菌毒素、海蜇毒素、昆虫毒素等。

    3.食物 水生贝壳类动物、龙虾、蘑菇、草莓等。

    三、临床表现 为常见病,15%~20%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。根据病程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,前者在短时期内能痊愈;后者则反复发作达数月至数年。

    (一)急性荨麻疹 起病常较急,皮肤突然发痒,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,呈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。开始时孤立或散在,逐渐扩大,融合成片。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时,压迫管壁,风团呈苍白色,皮肤凹凸不平,呈橘皮样(图12-1)。数小时内水肿减轻,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。风团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,但新风团此起彼伏,不断发生。病情重者可伴有心慌、烦躁、恶心、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。部分可因胃肠粘膜水肿出现腹痛,剧烈时颇似急腹症,亦可发生腹泻,出现里急后重及粘液稀便。累及气管、喉粘膜时,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。若伴有高热、寒战、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,应特别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可能。

    血液常规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。若有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,白细胞总数常增高或细胞计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多,或同时有中毒性颗粒。

    (二)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,风团时多时少,反复发生,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。有的有时间性,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,有的则无一定规律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。

    (三)特殊类型的荨麻疹

    1.皮肤划痕症 (dermatographism) 亦称人工荨麻疹 (factitious urticaria)。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,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,伴瘙痒,不久即消退。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。

    2.寒冷性荨麻疹 (cold urticaria) 可分为两种:一种为家族性,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较罕见,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,终生反复不止。另一种为获得性,较常见。接触冷风、冷水或冷物后,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。

    3.胆碱能性荨麻疹 (cholinergic urticaria) 多见于青年,由于运动、受热、情绪紧张、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,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。风团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,直径为2mm~3mm,周围有红晕,约1cm~2cm。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,互不融合,可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,自觉剧痒。

    4.日光性荨麻疹(solar urticaria) 较少见,5.压迫性荨麻疹(pressure urticaria)

    6.血管性水肿(angioedema) 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,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,后者罕见。获得性血管性水肿,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。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,如眼睑、口唇、外生殖器、手、足等处。多为单发,偶发于两处以上。损害为突然发生的限局性肿胀,累及皮下组织,边界不清。肤色正常或淡红,表面光亮,触之有弹性感。持续1日~3日可渐行消退,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。发生于喉粘膜者,可引起呼吸困难,甚至导致窒息死亡。

    四、诊断

    根据皮疹为风团,发生及消退迅速,消退后不留痕迹及各型的特点,不难诊断。但病因诊断较为困难,应详细询问病史,作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,全面综合分析病情。

    五、鉴别诊断

    1.丘疹性荨麻疹皮损常群集分布,风团样损害中央有丘疱疹、水疱,持续数日。

    2.荨麻疹性血管炎皮损疼痛,瘙痒不明显,持续数日,消退后常遗留紫癜、鳞屑和色素沉着。

    3.伴有腹痛或腹泻者,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。

    4.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,应考虑严重感染。

    六、治疗:

    抗组胺、降低血管通透性、对症处理为基本原则,力求做到对因治疗。

    (一) 全身治疗

    1.急性荨麻疹 一般可选用氯苯那敏、赛庚啶、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组胺药;一些对抗组胺药嗜睡作用较敏感者、驾驶员、高空作业人员、工作及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DOC附件(56kb)